这座寺院可能是波隆纳鲁沃最早的寺庙,建于8~9世纪,当时的僧伽罗王朝的首都还是在阿努拉德普勒。整座寺院呈正方形结构,三层的基座用红色陶土烧制的砖块建成,由于时间久远,...[详细]
位于四方庭院内,圆形佛舍的正北面,紧挨着阿塔达吉东侧,也是个佛牙寺的遗迹。建于12世纪的尼桑卡马拉国王时期,传说是在60天内建成的。进入大门右侧墙壁上是威严的梵文碑文,...[详细]
位于四方庭院内,圆形佛舍的西北侧,也是由忙碌的尼桑卡马拉建造的。这座建筑的特别之处在于建造者用石头模仿木质栅栏,制造了一道格子状的石头栅栏,中间围着一座很小的舍利...[详细]
位于四方庭院内,是为了佛牙舍利建造的寺院,也是波隆纳鲁沃唯一的维嘉亚巴胡一世(vijayabahu)时期留下来的建筑。当时柱子上面建有木质建筑,供奉着佛牙。“阿塔达吉”是“Ho...[详细]
位于兰卡蒂拉克北侧的洁白的大佛塔。开始这里被称为Rupavati Chetiya,而现在这个Kiri是僧伽罗语中牛奶的意思。这个佛塔也确实名副其实,在丛林中经历了700多年的岁月后的牛奶色石灰...[详细]
这座观众厅是古代皇家开高层扩大会议的地方。长35米宽13米的三层长方形基座上方曾经安放着国王的狮子座王座,该王座现存于科伦坡的国家博物馆里。如今只剩下多根石柱,和一大一...[详细]
北寺(Tivanka Image House)位于东古城的最北边界。寺中的墙壁从上到下都绘有壁画,描绘佛本生故事和佛陀生平事迹,是东古城保存最完整的壁画群。这些沿袭了传统的绘画技巧,并且开始...[详细]
四方庭院名副其实呈四边形,在被城墙围起来的高出周围近2米的方形庭院里有12个建筑遗址。这里是僧伽罗王朝时期佛牙舍利所在的地方,是当时波隆纳鲁沃的佛教中心。这里集中了能...[详细]
睹波罗摩佛殿(Thuparama)是东古城三大砖制无量佛殿中最古老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厚重的砖制外墙被灰泥粉饰,并装饰着建筑浮雕,一般认为是波洛罗摩婆诃一世时期留下的建筑,墙...[详细]
国王会议厅(King’s Council Chamber)的最底层基座四周因刻有大象图案的檐壁而著名,每头大象的姿态各不相同,而在二层的基座四周则是狮子的浮雕,最上面一层的基座四周雕刻着侏儒...[详细]
兰卡提拉卡佛殿(Lankatilaka)最先由波洛罗摩婆诃建造,后来又由维嘉亚巴胡(Vijayabahu)五世修缮。这座巨大的佛殿的围墙高17米,纵深52米,宽18米。不过屋顶已经垮塌了。进入殿内会看到一...[详细]
兰科特塔(Rankot)是波隆纳鲁沃最大、斯里兰卡第四大的佛塔。兰克特塔呈暗红色,高56.4米,直径55米,是12世纪由尼桑卡马拉(Nissan Kamalla)国王所建的一座巨大的砖造钟形佛塔,好像是模...[详细]
伽尔寺(Gal Vihara)是由不知名的艺术家在一整块巨型花岗岩石上雕刻而成,包括前后相连的三大佛像和一座佛龛。伽尔寺的佛像象征着斯里兰卡古代艺术的巅峰之作,气势雄伟,刻画得出...[详细]
圆形佛舍(Vatadage)是东古城中最精巧典雅的建筑,也是创建于东古城时期古代兰卡最独特的建筑之一。离圆心最远的环形平台直径18米,而第二层环形平台四个方向的入口都有非常精美...[详细]
波洛罗摩婆诃一世的宫殿长31米,宽13米,据说曾经有7层高,50多个房间,并有36根不同形状的柱子支撑着一个观众厅、宴会厅和其他一些附厅。由于顶层都是木制,早已消失,如今只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