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这认为是起点,由此可以去Benares Hindu University。这座1916年创办的大学据说是印度最好的大学,更据说是亚洲最好的大学(对此深表怀疑)。大学里有间小型博物馆,Bharat Kala Bhavan,里面展有精细画作品,雕塑,铜器,棕榈叶微雕,还有瑞士艺术家Alice Boner的雕塑及绘画作品,非常值得一看。
tarpanl1735026352
馆内有许多珍贵的泥像、铜像和绘画,具有很高的考古和艺术价值。
tarpanl1735026360
这座美术馆收藏了迷你的细密画、石雕等物品,算是瓦拉纳西少有的安逸之地。
tarpanl1735026367
古典与现代兼优,印度的艺术和美术是非常独特的,明显区别于西方的作品。值得品味。
tarpanl1735026376
瓦拉纳西印度美术馆在瓦拉纳西印度教大学里面,美术馆里面有很多绘画泥像等作品。
crihpu1735026393
【新湿婆神庙 Vishwanath Mandir 14.2】\/【瓦拉纳西印度美术馆 Bharat Kala Bhavan 14.3】
瓦拉纳西印度美术馿Bharat Kala Bhavan旅游评价165条
0/140
tarpanl1735012009
crihpu1735012091
我觉得印度的博物馆整体设施以及对展品的保护、介绍都很落后,包括这座。另外展出的画作似乎只是一个时期的,我觉得比较单调。
hghghg02531735012173
tarpanl1735026310
tarpanl1735026319
\r 当我踏入展馆的那一刻,无数惊叹犹如春雨拂面,让我清醒喜悦。
\r 展馆分为2层,从公元前一世纪直到近代,浓厚的历史气息席卷而来。楼下陈列着各个时期的雕塑,仿佛毫无章法,完全裸露,甚至能享受到带着阳光的呼吸,这让我无比兴奋。我从未与文物如此接近,堪称360度无障碍,以至于穿行其中时常走神,瞬间穿越。
\r 展厅靠墙放着一排风格迥异的旧沙发,就像小区里谁家丢弃的,被捡了回来再次利用。展室之间是单薄的拉闸门,窗外有细细的铁丝护栏,靠近拐角的雕像被辅以可折的玻璃架护着。
\r 这一切都让我忍不住想掐自己的手臂,难道走进的只是一家普通院落,而身边这价值连城的古物全是我的幻觉?!(我不得不感慨印度的治安如此之好,亦或是信仰之别?)
\r 雕塑多以神话故事为原型,只因年代久远,不少已残破,尤其印度历来喜欢丰乳肥臀之美,所以突起的胸部,常常被削去一半甚至全部。印度雕塑似乎不屑于对称之美,很多乳房下垂且左右大小不一。如此坦荡真实,让我尤为喜欢。
\r 这些雕塑虽然残破,甚至有的连头部都不知所踪,但喷薄而出的生之欲望,仿佛这些冰冷的石头都是鲜活的生命。是的,它们是活的。所以才能历经乱世,穿越古今。
\r 但凡传世之作留下的从来都是生命,而非石头。
\r 步入2楼,一下子就把我拉回现实世界。
\r 通过层层把守,所有展品都在橱窗里静静地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这里铺陈开来的是历代王公贵族曾经使用过的象牙雕刻、珠宝金饰……那些牙雕于方寸之间呈现繁复细致之美,甚至在一眨眼就会忽略处也生动传神,让人叹为观止。
\r 心思之细,静心之美。这让我对手工艺人无比神往。
\r 巴哈拉特卡拉美术馆有个展厅让我流连忘返,那就是细密画。
\r 从最早的宗教抄本,到波斯细密画的传入和莫卧儿王朝的鼎盛时期,细密画在印度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了。它青出于蓝的是不仅有神话人物、史诗英雄,而且非常接地气的描绘了宫廷生活与朝野大事,呈现出传说与现实分庭抗礼的状态。
\r 细密画多采用天然矿物质颜料勾线平涂绘制,有些宫庭画家甚至把珍珠、蓝宝石磨成粉当颜料,以玛瑙来当磨石,用牛犊和小鹿柔软的耳毛为笔,绘制在羊皮或特制的手工纸上。
\r 常用的颜料约有25种。白色来自烧制的贝壳或白土,黑色来自石墨或灯烟,黄色来自雌黄,红色来自红铅和用糖水或酸橙汁在石臼中研碎的天然朱砂制成的朱红,蓝色来自天青石或者靛青。金粉和银粉经常使用,黑墨汁和红墨水有时也用于染色。着色时,往往同样色彩反复涂染几遍,使色彩厚重,层次丰富,最后用磨石把完成的画面磨光,这样在两三百年之后还能保持鲜艳如初的色彩和光泽。
\r 通常,细密画画师多是虔诚的印度教教徒,绘画如修行。每个画师都有自己独到的作色技巧与画风。
tarpanl1735026327
tarpanl1735026335
tarpanl1735026344
tarpanl1735026352
tarpanl1735026360
tarpanl1735026367
tarpanl1735026376
crihpu1735026393
crihpu173502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