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四海旅游网 > 旅游评价 > 军事学校Ecole Militaire景点评价

军事学校Ecole Militaire好不好玩,值得去吗

军事学校Ecole Militaire旅游评价808

暂时关闭注册

0/140

  • apoipoi7251740679532

    42,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信息学院,是培养通信指挥干部的军事指挥院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解放公园路43号。
  • 华商甜甜1740679540

    在城堡的左半拉是军事博物馆,关于这个城堡的很多历史照片都可以在这找到。期间还有一个现役军人矫健的从游客止步的军事学校楼梯上跳下来。哈哈。
  • sharksha801740679548

    1819年,图恩成立了一所军事学校,日后成为了瑞士最大的军事院校。今天,图恩也是瑞士最大的驻军基地(瑞士是武装中立)。
  • singlenemo1740679557

    战神广场(法文:Champ-de-Mars)是一个座落于法国巴黎七区的广大带状公园,介于位在其西北方的埃菲尔铁塔,以及在其东南方的巴黎军校(Ecole militaire)之间。这个广场的名称来自罗马的战神广场,法文中的“Mars”正是罗马神学中所谓的战争之神。在十八世纪下半叶之前,这是一块被遗弃的空地,直到军事学校在1765年建立,它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当时主要的目的是用来作为军事训练的场所。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1791年7月17日,此处曾发生屠杀流血事件。当时民众群聚此地呈上请愿书,期望可以废除路易十六的王位,希望建立共和体制的法国,巴黎市长却在此时颁布军事法令,此法允许军队使用武器驱逐民众,造成五十人死亡,上百人受伤。这场屠杀事件,恶化了温和派与激进改革派之间的关系,而革命主义者、君主、贵族之间的纠纷因此扩大。法国曾经使用这个场地迎接过几次的世界博览会以及1900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 三木的问问1740679565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 蓑衣竹笠1740679572

    凯末尔被称为土耳其国父1881年3月21日出生于萨洛尼卡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个小公务员,母亲是个家庭主妇,在凯末尔上小学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只好让他辍学去舅舅的农场里打工,14岁时他瞒着母亲偷偷地上了军事学校成绩非常优异,后保送到哈拜参谋学院。毕业后表现出色却并不受上司的青睐,直到加里波利一战成名。凯末尔的出现不仅挽救了土耳其亡国的命运,也对它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5年当我奔驰在大洋路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这条由一战老兵修筑的路和土耳其会有什么关系,今天在看到凯末尔这张照片时才想到当年死在欧洲战场的澳洲人他们中间的大部分其实都死在了土耳其。一战让世界看到了澳洲,让土耳其收获了凯末尔。
  • tjgdylwy1740679654

    #基本资料:在十八世纪下半叶之前,这是一块被遗弃的空地,直到军事学校在1765年建立,它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当时主要的目的是用来作为军事训练的场所。现在作为游人的悠闲场所,大家都拿着一箱箱啤酒坐在草地上谈天说地,迎着铁塔的光芒,来一场草地上的欢愉,好不惬意。
  • 甭惦记我男人1740679860

    这所以纳希莫夫命名的海军学校秉承旧俄时期传统,让一些孩子从小接受军事教育,它招收14-16岁、读完10年制普通中学8年级的男生,学制为2年,主要学习内容仍以科学文化教育为主,同时按初级军事教育大纲对学生进行基本军事教育,军事教育是辅助性的,主要侧重于培养军人素质。学校给统一发制服,过军事生活。毕业考试及格可免试进入中、高等军事学校和专科军事学校。俄国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将领都是从小开始接受军事教育的。
  • 558868281740679944

    招生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政治思想品德考核,主要扑看其是否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部队工作,志愿献身国防事业,服从组织分配。
  • wxauuljs1740680134

    第二条 颅骨缺损、骨折、明显凹陷、颅内异物存留,脑外伤后综合症,不合格。
  • xycviqvd36081740680218

    第十一条 腋臭,头癣,广泛性体癣,重度手、足、甲癣,疥疮,银悄病,红斑狼疮,硬皮病,慢性湿疹,慢性寻麻疹,神经性皮炎,与传染性麻疯病人有密切接触史(共同生活),及其它有传染性或难以治俞的皮肤病,不合格。
  • yunyulankong1740680285

    美国第一所军事学校,距离纽约市区约80公里。曾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和法国圣西尔军校并成世界四大军校。西点曾是美国独立战争中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位于哈德逊河S弯中,过往船只途经此地必须减速,西点正好可以居高临下。美国独立后,华盛顿想在此建立一所全国军校,他的国务卿杰弗逊说宪法内没有给总统创立军校的权力,结果他自己担任美国第三任总统时,建立了西点陆军军官学校,并于1802年7月4日正是开学。但是,被尊称为“西点军校之父”的却是自1817年至1833年期间任校长的西尔维纳斯·萨耶尔上校(Colonel Thayer)。
  • 数富大式方1740680294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生于1759年11月10日,卒于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Schiller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Goethe的伟大作家。早期经历席勒Schiller出生于德国符腾堡Württemberg Deutschland的小城马尔赫尔Marhel的贫穷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席勒Schiller童年时代就对诗歌、戏剧有浓厚的兴趣。1768年入拉丁语学校学习,但1773年被公爵强制选入他所创办的军事学校,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诗人舒巴特曾称这座军事学校是“奴隶养成所”。在军事学校上学期间,席勒Schiller结识了心理学教师阿尔贝,并在他的影响下接触到了莎士比亚Shakespeare、卢梭Rousseau、歌德Goethe等人的作品,这促使席勒Schiller的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从1776年开始,席勒Schiller就在杂志上发表一些抒情诗。而且,在军校读书期间,席勒Schiller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反专制思想。1777年,席勒Schiller开始创作剧本《强盗》,1781年完成,次年1月在曼海姆Mannheim上演,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的剧院就如同疯人院一样,人们潮水般的涌入狭窄的礼堂观赏戏剧,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席勒Schiller就是德国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强盗》之所以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是因为作品中蕴涵的反专制思想深切的迎合了彼时德国青年的心理。此时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已经发展至高潮,而《强盗》一剧的主人公卡尔就是一个典型的狂飙突进青年形象。他不满于专制与格局并存的社会现状,却又无力改变。他追求自由,对当时的社会提出挑战,是典型的叛逆者,最后却只能悲剧收场。《强盗》取得成功之后,席勒Schiller进入了生命中的第一个旺盛的创作期。从1782年至1787年,席勒Schiller相继完成了悲剧《阴谋与爱情》(1784年)、《欢乐颂》(1785年)诗剧《唐·卡洛斯》(1787年)等。《阴谋与爱情》是席勒Schiller青年时代创作的高峰,它与歌德Goethe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是狂飙突进运动最杰出的成果。此剧揭露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生活与宫廷中尔虞我诈的行径。《阴谋与爱情》无论在结构上还是题材上都是德国市民悲剧的典范。席勒Schiller摒弃了创作《强盗》时惯用的长篇大论,而是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讽刺。来自市民阶层的人物路易丝与宰相的对话:“我可以为你奏一曲柔板,但娼妓买卖我是不做的……如果要我递交一份申请,我一定恭恭敬敬;但是对待无礼的客人,我就会把他撵出大门”!直接质问德国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具有乌托邦色彩。诗剧《唐·卡洛斯》以16世纪西班牙的宫闱故事为背景,以生动的情节表达作者的理想:通过开明君主施行社会改良。这个剧本是席勒Schiller创作风格的转折点,表明他已经由狂飙突进时的激进革命精神转化为温和的改良思想。此后,席勒Schiller青年时代的创作宣告结束。后期创作1787年,席勒Schiller前往魏玛Weimar;次年,在歌德Goethe的举荐下任耶拿大学Universität Jena历史教授。从1787年到1796年,席勒Schiller几乎没有进行文学创作,而是专事历史和美学的研究,并沉醉于康德哲学之中。法国大革命时期,席勒Schiller发表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1795年),曲折的表达了席勒Schiller对暴风骤雨般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抵触情绪。他主张只有培养品格完善、境界崇高的人才能够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这也是在《唐·卡洛斯》中宣扬的开明君主思想的延续。尽管如此,席勒Schiller始终没有放弃寻求德国统一和德国人民解放的道路。他的美学研究和社会变革等问题结合得非常密切。1794年,席勒Schiller与歌德Goethe结交,并很快成为好友。在歌德的鼓励下,席勒Schiller于1796年重新恢复文学创作,进入了一生之中第二个旺盛的创作期,直至去世。这一时期席勒Schiller的著名剧作包括《华伦斯坦三部曲》(1799年)、《玛丽亚·斯图亚特》(1801年)、《奥尔良的姑娘》(1802年)、《墨西拿的新娘》(1803年)、《威廉·退尔》(1803)等等。这一时期席勒Schiller创作的特点是以历史题材为主,善于营造悲壮、雄浑的风格,主题也贴近宏大的社会变革题材。《威廉·退尔》是这一时期席勒的重要剧作。戏剧取材于14世纪瑞士英雄猎人威廉·退尔的传说。这一题材原本是歌德Goethe在瑞士搜集到的,他将其无私赠予席勒Schiller。席勒Schiller从未去过瑞士,却将这一传说诠释得极为生动。瑞士人为了感激席勒Schiller,把退尔传说发生地四州湖沿岸的一块极为壮观的巨岩石命名为“席勒石”。《威廉·退尔》以瑞士独立斗争为背景,在歌颂民族英雄的同时也歌颂努力争取民族解放的壮举,在欧洲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除戏剧创作外,这一时期席勒Schiller还和歌德Goethe合作创作了很多诗歌,并创办文学杂志和魏玛歌剧院Weimarer Oper。歌德Goethe的创作风格对席勒Schiller产生了很大影响。1796年,两人共写了上千首诗歌,而歌德Goethe的名作《威廉·迈斯特》和《浮士德》第一部也是在这一时期成形的。总体来说,席勒Schiller这一时期的创作是古典主义风格的,早年的浪漫激情已经几近消失。席勒Schiller和歌德Goethe合作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时代。主要作品戏剧《强盗》 (1781年)《阴谋与爱情》 (1784年)《唐·卡洛斯》 (1787年)《华伦斯坦三部曲》 (1800年)《奥尔良的姑娘》(1801年)《玛丽亚·斯图亚特》 (1801年)《墨西拿的新娘》 (1803年)《威廉·退尔》 (1804年)《德梅特里乌斯》 (未完成)史学《尼德兰的反叛》《三十年战争史》《蛮族入侵、十字军东征和中世纪》散文《审美教育书简》译作欧里庇得斯,《伊菲格尼亚在奥利斯》威廉·莎士比亚,《麦克白》诗歌《欢乐颂》,(1785年)《艺术家》《铃声》《哥伦布》《希望》《全副武装的神马》《手套》欧洲央行所在地、德国空中门户、交通枢纽、博览会城、大学城——美茵河畔法兰克福陶努斯席勒Schiller Taunus Grünfläche Frankfurt am Main铜雕像,再见了!2017.1.5
  • qq4612659861740680301

    3,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指挥和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是国家和军队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制的重要基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
  • lfecstzb88171740680416

    建成于1973年的博斯普鲁斯大桥,是第一座横跨海峡的桥梁,建成后迅速成了伊斯坦布尔的新地标。我们通常认为,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布尔的地理概念是一样的,这其实这并不准确。君士坦丁堡的范围,仅限于金角湾以南,狄奥多西城墙以东的三角形区域,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老城区”,是一个完全的欧洲城市。在土耳其人手里,城市边界跨过金角湾,又跨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这才真正成为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博斯普鲁斯大桥之后,亚洲区的建筑依次出现。首先是拥有两座醒目塔楼的Kuleli军事学校,建于1860年,不消说,这是土耳其在军事方面西化的产物。 恰好这时,一艘潜艇从边上经过 亚洲区海岸上又出现了一座小宫殿,和多玛巴赫切宫比起来,它顶多只能算个别墅。这是阿卜杜勒迈吉德苏丹修建的Kucuksu宫。如果你到岸上走一圈,就会觉得苏丹选址的眼光非常不错,宫殿的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山坡,山坡下有两条小河,分别从宫殿两侧注入海峡。这个迷人的地方有着同样迷人的名字:亚洲甜水河。至今,这里还是伊斯坦布尔人郊游休闲的好去处,两条小河中停满了小游艇。 海峡渐渐收拢,最窄处只有800米宽,在这个最险要的隘口,欧洲区海岸赫然出现了一座雄伟的城堡。这是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在攻城前一年修建的,作用在于切断君士坦丁堡来自黑海方向的补给。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对面的亚洲海岸也有一座规模稍小的城堡----来自“雷霆”巴耶塞特一世时期。两座城堡成犄角之势,将海峡的咽喉地带牢牢扼住。 1988年,在这个地方又建成了第二座横跨海峡的大桥,以征服者为命名。
  • liuhechao3211740680424

           DAY4 当我开始熟悉你,我却要离开你      今天是巴黎最后一天,早晨起床依旧打满鸡血。现在回想起来,其他城市都游刃有余,巴黎和圣岛安排的太仓促。在这种博物馆型城市,光景点打卡也要一个星期才比较轻松。而这个城市的精髓绝对不只是那些著了个名的景点,是什么也不知道,不过下次和礼物(我家娃)来,我会带他混杜勒丽公园、蒙马特高地、拉雪兹神父公墓、塞纳河边的旧书摊、拉丁区的咖啡店、唐人街的中餐馆;富人区的玫瑰,贫民窟的垃圾……      一根夹肉大法棍开始新的一天       出门,先溜达到圣母院,上次来的时候是傍晚,不再看看总不死心。      圣母院就坐落在西岱岛上(Cite),西岱是“城市”的意思,这个岛一直被认为是巴黎的发源地,雨果称之为“巴黎的头脑、心脏和骨髓”。今天岛上最重要的三个建筑是古监狱、圣礼拜堂和巴黎圣母院。      2013年,时值圣母院建成850周年。广场前设置了一个巨大的宣传牌和观赏平台,提供了一个平行角度看她的好地方。      登顶的队伍不出所料已经开始画龙了,依旧放弃。      教堂里有卖850周年纪念金币的,只要2欧      再进教堂,即刻被一种时间的久远和沉静无声的气息感染。其实,圣母院的装饰很朴素,除了色彩亮丽的巨大玫瑰花窗外,几乎没有太多的壁画和雕刻,却反而将其衬托得更加庄严肃穆,这也是与后来意大利那些装饰奢华的教堂对比的。教堂的墙边,有很多黑色的小架子,上面摆放着为信徒准备的蜡烛,有块小纸上写着“自取”,1欧元1只。教堂里还有很多自动售贩机,出售几种样式的纪念币,只要2欧元。       白天的教堂,游人明显比晚上多了一些,灯全开着,柔和的光线、温暖的氛围,连冰冷的石头墙好像也被感染上了温度,怎么都找不到加西莫多的影子。但初中那年,根植于心的凄美故事,今天有了结局。       从教堂出来再奔赴另一个教堂——圣心堂      地铁站一出来,看到的世界就不大一样了。蒙马特高地之前是一个布满葡萄园、磨坊风车的小村落,归属巴黎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是巴黎最年轻的一个区。也正因此,这里走的是褪去华丽外表的淳朴风,不高贵不矫情,只有Amelie的小清新。不过,这里也是玛黑区的一部分,治安堪忧。白天来觉得一切倒都挺井然有序的,只是路边确实有好多小黑团伙非要给你手上绑红绳,绑上就是5欧,你只要一路NONONO的跑掉,别搭茬就行了。街头还有杂耍的,比如压钱猜大小之类的,大概也都是骗术。      从地铁口出来过马路,沿小巷往山上走,人越来越多,你就会有预感,峰回路转,白色的大教堂就在前方。圣心教堂位于蒙马特高地的制高点上,天气晴朗的话,站在教堂前的广场上,大半个巴黎清晰可见,如果正好赶上落日黄昏来这里,就更美了,人们都会坐在台阶上或站在平台前,享受这一刻的美丽和安宁。       巧克力店里的圣母院      圣心堂修建于普法战争以后,全部由巴黎市民捐资修建完成。因此,与名声在外的圣母院相比,圣心堂更接近巴黎市民的宗教设置和精神需求。与圣母院内感受到的权力与力量不同,圣心教堂内没有过多繁复的装饰,也没有哥特式建筑高耸逼仄的尖顶,置身于她洁白柔美的穹顶下,感受到的是极度的圣洁和一种终会被包容宽恕的安心感。      在圣心堂前面宽阔的台阶之上,经常会有艺人演奏各种乐器。坐在台阶上,迷恋于这种氛围,听一个戴墨镜的大叔人来人往中忘我地演奏月琴,时间从他的指缝间,随同音符一起被弹走。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听说在蒙马特山脚下的公墓里,还埋葬着著名的茶花女……      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到过蒙马特,我们只是去了圣心堂,我们没见到肮脏杂乱的贫民区——每个留法学生初来乍到都会遭遇的地方;也没细细感受从前贫穷艺术家聚集在这里,挑战传统创造新浪潮的艺术氛围。那就给下次见面留一个理由吧!       从蒙马特出来,朝老佛爷一路溜达过去(走路不近),路过一个很老的在维修的教堂,前面有一小片草地,很多上班族在草地上吃着快餐。后来知道这个教堂叫巴黎天主圣三教堂,确实好老好老了。和李先森又累傻了,时近中午,在旁边家乐福买了点三明治垫肚子,没有美食的时候吃的是心境。话说法国的酸奶各种各样都挺好喝,每天出来叫李先森背一包,边走边喝。       去老佛爷的路上,又路过了加尼耶歌剧院。巴黎很多古典建筑被喻为蛋糕,有的是出于感慨赞叹,有的则表示不屑,身临其境会觉得这种比喻再恰当不过。视觉上的精致好像也能引起味觉上的联想,典雅可爱的样子简直让人想咬一口,但过于堆砌夸饰的,确实又像放多了奶油的蛋糕,甜腻让人无奈。加尼耶歌剧院被人说成是镀金蛋糕,究竟是哪一种,看你的口味如何。      最终没花10欧进去逛,觉得万物应尽其用,不演歌剧的歌剧院便没有了灵魂,也留给下次吧。      长途跋涉到了老佛爷,地铁两站路,走着可真不近,不过还是不喜欢坐地铁,在地下只能见到鬼,地上可看的东西就多了。      老佛爷进门,扑面而来春节王府井欢闹的气息,目测中国导购得将近一半,从各个柜台经过时,被热情地用家乡话打招呼。不好意思,我不是你们的大客户,我只是来看楼顶的,看完我就走人。       从热闹的老佛爷和春天百货挤出来,坐地铁去铁塔。啊,对,又去一遍,上次是晚上没看清……      1889年,巴黎正在翘首企盼他的第一次世博会,这给了巴黎一个大兴土木来炫耀其艺术品位的机会,埃菲尔铁塔则是其中最炫目、最独特、最夸张的一个。当时的巴黎,城市建设还比较保守,欧洲其他大城市的建设都或多或少掺杂了现代化元素,只有巴黎仍保持了古典的完美,埃菲尔铁塔的出现,正刺破了这种平衡,他高达300多米的巨型身躯,使你在巴黎的任何地方都无法无视他。      铁塔建成不久,从巴黎各个阶层角落传来强烈的反对声:“巴黎的耻辱”、“钟楼的骸骨”“丑陋的工业烟囱”……巴黎文学艺术建筑界精英,包括莫泊桑、小仲马等300多人联合签名抗议,名人抗议又引发了群众请愿热潮,埃菲尔铁塔一时成了巴黎的臭鸡蛋,人人都要唾弃上两口。可他并没软弱退缩,在一片拆除声中,他像个铁娘子一样,兀自孤傲挺立。      时间点点流逝,人们开始慢慢转变,从最初的抵触、唾弃,变成接纳、喜欢上了这个“烟囱”、“骸骨”、“耻辱”。最后,这堆铁成为了巴黎的象征,多少人忙着赞美他的美丽浪漫。原来,能发光的不只是金子,铁也行。       从地铁站出来是夏约宫,夏约宫旁边特罗卡德罗广场(Trocadero)的大平台,是下午拍铁塔全身的最佳位置,而上午最佳拍摄点是铁塔下的战神广场(都是据网友说的,我是个摄影垃圾,最垃圾的是每天阴沉的天儿,哪儿拍都一样)。从平台上下来是几排大水炮,据说也是摄影的最佳地点。      我们过河,从铁塔下穿到战神广场,找了片草地坐下,看铁塔下熙来攘往的人群,一个个“终于见到你”的神情,我们也是其中一员。在铁塔高大的身躯下,人显得有些渺小,而当他成为每张照片的背景时,比例又那么协调,一百多年了,他妆点过多少人的巴黎梦!      坐得很惬意,但还得拍屁股走人,这儿离住的地方太远,早晚是要走人的,况且晚上还惦记着圣日耳曼大道上那些著名的咖啡馆。       坐上地铁,又去位于拉丁区中心位置的卢森堡公园。24公顷的卢森堡公园,一直是巴黎市民的最爱,悠闲自在而又内容丰富,和我们城市公园那种喧闹的气氛很不一样。逮着草地又是一顿坐,草地上两三人一堆儿,说不定就是索邦大学的学生。      公园里最显眼的建筑,是位于中央的卢森堡宫,它从1799年以来一直是法国参议院所在地,可以预约参观。       这组建筑原是亨利四世的王后玛丽·美第奇所建,亨利四世遇刺身亡后,美第奇辅佐幼子路易十三执政。随着儿子长大,母子关系恶化。为远离卢浮宫,美第奇王后在此购置土地,兴建卢森堡宫。她思念家乡意大利,命建筑师按照佛罗伦萨她度过青少年时代的皮蒂宫修建宫殿和花园。但好景不长,在华丽的卢森堡宫居住5年后,王后遭到了儿子的放逐。      宫殿前是对称样式的草地和池塘,池塘正中是美第奇喷泉,也是仿照皮蒂宫花园的意式喷泉样式,草坪周围有很多灰绿色的金属椅子,供游人闲坐,天气好的时候,很多市民在这里晒太阳、看书。环绕草坪的树荫下,是法国历代王后及著名女性的雕像。      当年,拿破仑曾把这座公园献给孩子们。很多巴黎人对童年的回忆,就是小时候在池塘里玩耍,加尼耶歌剧院的设计者加尼耶还为孩子们设计了旋转木马,现在公园里仍设有儿童专区。公园外常有街头艺人们各式有趣的表演。这样浪漫的气氛,正是珍视爱情的法国人最需要的。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将主人公的一见钟情安排在卢森堡公园。现实中,法国前总统蓬皮杜也是在这里对金发美女萌发爱意的。      一直坐到5点,喇叭里响起散场式的音乐,保安过来哄人,这么好的地儿这么早关门,真浪费……       从公园出来,拐入右侧的大街,先贤祠就坐落在街的尽头。      先贤祠在英语中译成“Temple of the Nation”。对游客而言,先贤祠是宏大而优雅的建筑,在这里可以参拜法国引以为荣的英灵。而对法国人来说,先贤祠是另一种形式的教堂,葬在其中的伟大人物是这座城市的守护神。      它最初是教堂,法国大革命期间,开始用来安葬重要人物,直到1885年,雨果举行国葬后,这里才正式成为“国家的庙堂”,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大仲马、居里夫妇等伟人在这里长眠。建筑外门楣上的古典主义浮雕,象征着祖国、历史和自由。上边还有一句话: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       可惜,当时已经过了最后入场时间,没能入场参观。好吧,在旁边那家著了个名的店买俩冰淇淋安慰一下。先贤们,后会有期!      Amorino就在先贤祠到卢森堡公园的路上,这是由两个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在2002年创立的,他们的目标是不用任何人工色素,制造出最天然的冰淇淋。      四天的暴走确实有点残暴,所以决定放弃圣日耳曼区的咖啡馆小书店,随意选了圣米歇尔一家小馆子的靠窗边,从黄昏到日落,吃着东西听着音乐发着呆,窗外是巴黎式的车水马龙,空气中留着香水味,本该是这样,终于是这样!      夜深了,半血复活,又在小巷里游荡了一会,然后过河,回旅馆,收行李。此行真是一路遇见,一路错过!但有时候,目的地并不是那么重要,暴走在一条条不知名的小巷中,我已经拥抱了整座城市。      巴黎,再见!      南法,追寻梵高塞尚的足迹!      【圣心大教堂\/Basilique du Sacre Coeur】      圣心大教堂是巴黎的天主教宗座圣殿。教堂风格奇特,既像罗马式又像拜占庭式,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颇具东方情调。教堂内有许多浮雕、壁画和镶嵌画很值得欣赏。教堂前的威利特广场花团锦簇,曲径有致,许多人在这里悠闲地晒太阳、喂鸽子。登上教堂穹顶可俯瞰整个巴黎。      交通:地铁2号线至Anvers站;地铁12号线至Abbesses站      门票:教堂免费,登顶6.5欧元      开放时间:大教堂开放时间:6:00-22:30      登顶时间:5月到9月为8:30-20:00,10月到4月为9:00-17:00    【爱墙\/The Love of Wall】      爱墙坐落在蒙马特高地半山腰上的一个街头小公园里。墙面由蓝色的瓷砖组成,上面用311种语言书写着“我爱你”,繁体字的汉语“我爱你”可在墙的左侧找到。爱墙首先由一名法国音乐人巴伦发起倡议,并于2001年情人节落成,现在已经成为蒙马特高地的一处热门景点。    【战神广场\/Champ-de-Mars】      战神广场是一个座落于法国巴黎七区的广大带状公园,介于在其西北方的埃菲尔铁塔、以及在其东南方的巴黎军校之间。在十八世纪下半叶之前,这是一块被遗弃的空地,直到军事学校在1765年建立,它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当时主要的目的是用来作为军事训练的场所。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1791年7月17日,此处曾发生屠杀流血事件。后来法国曾经使用这个场地迎接过几次的世界博览会以及1900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广场公园附近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厦、世界经济合作发展机构;法国国民议会大厦、外交部、外贸部、工业部等世界组织机构和国家机关。     【卢森堡公园\/Jardin Luxembourg】      位于拉丁区中央的卢森堡公园是一处风景如画、生机盎然的公园,除了散步和欣赏这里美丽的自然风景外,纪念碑、雕像和喷泉也吸引游客驻足。公园里有皇帝的别宫卢森堡宫,是法国参议院所在处。      交通:地铁4号线、10号线至odreon站;RER B线至Luxembourg站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夏季:7:30-21:30;冬季:9:00-17:00    【先贤祠\/Panthéon】      先贤祠建于巴黎城圣日内维吾山,位于巴黎第五区,拉丁区的中心位置。它被巴黎一大(先贤祠—索邦大学)、巴黎二大(先贤祠—阿萨大学)、圣日内维吾图书馆、巴黎五区区政府和圣艾田都蒙教堂环绕。先贤祠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早期典范,正面仿照罗马万神殿而建。内部大气恢弘,有精美的壁画。先贤祠最初是路易十五兴建的圣日内维耶大教堂,历经数次变迁以后现在成为伟人的安息地,至今共安葬了72位对法国历史有卓著贡献的先贤,包括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居里夫妇等。      交通:RER B线至Luxembourg站;地铁10号线至Cardinal Lemoine站      门票:7.5欧,通票可用      开放时间:10:00-18:30(4月1日至9月30日);10:00-18:00(10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闭馆前45分钟停止入场。1月1日,5月1日,12月25日闭馆
  • huanggengqcl1740680432

    16,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是一所培养基层指挥干部的指挥院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451号。
  • 彦棋1740680440

    2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兵种指挥学院,专门培养海军水面舰艇舰长、艇长和司令部参谋。位于广东省广州市。
  • shenjvxg1740680448

    26,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担负着为空军培养航空工程、地空导弹、电子信息等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指挥军官及培训留学生任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乐东路甲字1号。
  • 妍妈妈靓汤馆1740680456

    3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学院,培养空军后勤高、中级专门人才。位于江苏省徐州市。
  • jiugebanzwn1740680465

    36,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直属总参谋部。1999年6月八一军体大队并入学院。为全军培养体育人才和部队体育管理干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禺东西路38号。
  • 爸爸妈妈唠叨1740680472

    破天荒的都到了11月还没定好春节的行程,虽然很是不想家里蹲,但这几年玩的已经有点不知道还要去哪里玩了。其实吧,最主要最关键的还是因为预算不够又没找到伴儿。于是,当七爷问了句春节自驾去南边啊,立马答应,想着不用做攻略不用动脑子,躺玩得多美好。但是,我错误的认识了这帮人,直到出行前,没有人做攻略没有人动脑子,屈指可数的几次说是要讨论行程也都不了了之。。。别人家那是说走就走,而我们是走哪儿是哪儿。作为一个对于行前所有能做的甚至不能做的功课都要做到尽可能详尽的大天蝎来说,真的是好没有安全感!!!于是,怀着无(lue)比(you)喜(tan)悦(te)的心情,开启了人生的两个第一次:第一次自驾远游,以及第一次“接”了男客。因为时间比较久远,让我来回忆下每天的行程。。。在记忆库里搜索了半天,好像就没走几个景点,每天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吃了这顿想下顿,白天吃完想晚上。Feb.16 关键词:在路上早上坐高铁到【苏州】和3个老司机汇合,然后就一路南行。可能因为是大年初一,高速上车不算多。从白天开到黑夜,终于到达了第一站【福州】,肉燕小吃吃起来,口感比沙县的扁肉馄饨更劲道。科普时间到:同利肉燕是福州一带地方传统名吃,属于闽菜系。选用猪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番薯粉,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圆头散尾,形同飞燕,入眼如润玉翡翠,入口则滑嫩清脆,其口感和形状均不同于馄饨。吃完肉燕,顺道去三坊七巷遛跶一圈,总体上感觉就像是南京的夫子庙,或者是苏州的平江路,依旧是节假日的人挤人。科普时间到:三坊七巷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有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Feb.17 关键词:堵在去云水谣的路上既然到了福建,土楼还是要看一看。一路开到【漳州】南靖云水谣,算是慕名而来,但略有失望而归,门票不便宜,景色不咋地,应该就属于不来吧会遗憾,来了吧又后悔的景点。科普时间到:云水谣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一个景区, 电影《云水谣》曾经在此拍摄取景。村中有千年古榕树群、百年老街、千年古道,以及建在沼泽地上堪称天下第一奇的“和贵楼”和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怀远楼”。Feb.18 关键词:吃!今天的关键词就只有吃。从黑夜吃到白天,又从白天吃到黑夜。一天塞下了好几顿,却依旧觉得只是饥一顿饱一顿。前一天晚上从云水谣出来,饥肠辘辘地一路开到【潮州】,大家本来都奔着潮州牛肉火锅而来,却忘记了正值过年期间停业休息。最后误打误撞尝鲜了一家鱼生档,坐定吃上嘴已经快凌晨。大半夜的吃着生冷的鱼片,嚼着啤酒,即使是南方的天气,也觉得凉意浓。吃完鱼生,小伙伴们又去喝了一锅热腾腾的海鲜粥,胃才暖了起来。吃完这今天的第一、二、三顿到酒店睡下已经2点半。第二天早上吃了酒店旁较地道的早点,肠粉、腊拼、面线一类。早饭过后准备去牌坊街转一转,和前台打听最好打车过去。潮州的交通实在是。。一言难尽。一是路上车子乱开,自行车乱窜,行人也不按常理走路;二是停车实在是个大难题,基本上一路都是各种直接斜戳停在人行道上。四个人正好打一辆出租到牌坊街,走走转转之后又开始找吃的。大众点评了一家比较有名的牛肉火锅,下午2、3点还要等快1个小时的位。科普时间到:潮州牌坊街有状元坊、榜眼坊、尚书坊、柱史坊、大总制坊、四进士坊、七俊坊以及八十八岁中进士的木天人瑞坊、父子兄弟俱中进士的科甲济美坊、金榜联芳坊等。Feb.19 关键词:继续吃!继昨晚到【佛山】后又huai了一顿夜宵,早上起来后又?双!叒!叕!直奔早茶去了。又是一家比较有名气的店,等位等了蛮久,吃上嘴已近中午12点。感觉品种不够齐全,品相不够精致,只能说还算凑合。下午大家决定去祖庙转一圈,路上顺便吃了下仁信老铺的甜品,美其名曰没正儿八经的吃午饭,于是吃个下午茶。挤完祖庙无所事事,最终决定去看唐人街探案2,于是四个人开了2千公里找不到可以去的地方后就看了一场电影。科普时间到:祖庙博物馆是一座集明清古建筑艺术和佛山传统文化的民俗类博物馆,辖区包括祖庙古建筑群、孔庙、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等。祖庙内供奉的北帝神,传说是北方水神,所有兴风作浪的龙虾蟹将都由他统管。由于唐宋时期珠三角一带多有水灾,禅城人便将北帝请到禅城坐镇。说来奇怪,自此之后,禅城一带再也没有闹过水灾。广东人有以水为财的观念,故而北帝崇拜就成了珠三角民俗的典型,其中更蕴含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看完电影,又继续往【广州】走,掐着关门时间直奔点都德吃个晚茶。于是,春节期间的饮食规律就是,每天第一顿早午茶,第二顿下午茶,第三顿晚饭没有直接跳夜宵,吃着吃着就感觉要睡着了,吃完过了睡觉点又无比精神。你们这种生物钟作息时间,真的不适合我们这样的老年人。你们是谁?我们又是谁?!既然到了广州,那小蛮腰还是要瞄一眼的。开着小车车在下面转了一圈,拍的比较随性,这个凹凸有致的身形,再穿上这么一身五彩霓裳,确实nice。Feb.20 关键词:看一眼黄埔军校走哪儿是哪儿的旅程已经接近尾声,最后再走一个黄埔军校,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离住的酒店比较近,够不够随性?!可惜只能参观校园楼,铁栅栏外的军舰及兵哥哥,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还不给拍照。差评!科普时间到: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午饭后开始走回程,预测了一下从广州一路开回苏州要十几个小时,商议决定还是再中途住一晚,年级都大了,不要日夜兼程太过劳累。Feb.21 关键词:又在路上春节假期最后一天,返程高峰不知道是否会遇到,所以还是赶早不赶迟。最终还算顺利,终于在晚上7点多回到苏州。6天3500公里,3个老司机硬是没给我摸方向盘,是有多么不相信我的车技啊?!算了,正好我可以好好欣赏沿路的美景。Feb.22 关键词:浪迹姑苏因为还有假期,所以决定留在【苏州】再浪迹一天,小伙伴们都上班了,惨兮兮的只能一个人浪。围着平江路、观前街等中心地代,苏博、苏大、金鸡湖、诚品。。趴趴走。。这都过了春节假期了,怎么还那么多游客?!都像我一样不用上班的么?!
  • Sunny1218L1740680480

  • apoipoi7251740691110

    说好了要写克鲁亚跟杜拉斯的行程,如约奉上!因为头一天晚上因为某个问题讨论得太晚,第二天两个人都属于临近迟到的模式。好在阿尔巴尼亚人也不是准时到分秒的那一型,总算没让人家等太久。这次开车带我们去克鲁亚跟杜拉斯的朋友Erjon Vargu是我们学校项目总负责人Klementina的好朋友,之前在纽约留过一年学,所以英文还不差(要知道他在进入纽约之前几乎一句英文都不会说,想想这娃儿真心厉害)。之前一起去喝过咖啡,这次周末旅途就全靠他了。克鲁亚Kruja跟杜拉斯Durres都在地拉那Tirana北部,大概三四十分钟车程的样子。克鲁亚之所以闻名是因为中世纪时那里是阿尔巴尼亚独立王国的首都,自然也免不了与周边国家的数次入侵。在所有著名的战斗之中,当属十五世纪时期阿尔巴尼亚民族领袖斯坎德培(Skanderbeg)巧妙用计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夺回克鲁亚,之后他带领阿尔巴尼亚人民联合周边国家一起联手抵抗土耳其,在克鲁亚领导了数次战斗。(水平有限,有兴趣的可以英文维基)说到这里,有必要科普一下斯坎德培。简单来讲,斯坎德培原名乔治.卡斯特里奥蒂,克鲁亚出生的公爵之子。在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巴尔干半岛下,他被送往苏丹身边作为“人质”,皈依伊斯兰教,并接受了土耳其军事学校的培养。由于其天资聪颖,骁勇善战,他成为了苏丹的得力助手并任命把守克鲁亚城堡,数次胜利之后被赐名为“阿尔巴尼亚的亚历山大老爷”,在阿尔巴尼亚语中,便简化为他今天最为人熟知的名字“斯坎德培(Skanderbeg)”。虽然表面上他是苏丹的一名勇将,但实际上他还是一心致力于恢复阿尔巴尼亚的王国独立。在土耳其侵略匈牙利的战争之际,他以一封伪造的苏丹文书骗过了克鲁亚城堡的士官并乘机联手阿尔巴尼亚人民一同夺回克鲁亚。此后大大小小二十五场战斗他都成功抵挡了土耳其侵略,直到他死去。斯坎德培的家徽黑色双头鹰也演变成了今日的阿尔巴尼亚国旗。总之,我们先去了克鲁亚城堡,说实话,看到克鲁亚的那一刻我还是惊讶出声了,这是怎样一座险峻的山城啊!半山上层层叠叠的白墙红瓦紧挨在一起,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壮丽了。绕着九曲弯折,绿意葱葱的山路缓慢爬升,当来到克鲁亚城堡,站在高处俯瞰时,真觉得壮观极了!克鲁亚城堡是斯坎德培誓死守卫的地方,自然除了地势险峻之外也是风光独特。不仅整个山脚一览无余,天气好的时候,还能远眺亚德里亚海呢!克鲁亚Kruja城堡远眺山脚克鲁亚Kruja密密麻麻的红房子城堡主要的景点就是斯坎德培博物馆,这里维护的很好,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里面的壁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三次克鲁亚守卫战争还有关于斯坎德培的生平故事。展的内容我不记得太多了,但是很显然这里是个类似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地方,那天有一大堆小学生来参观,而等到我们出门的时候,台阶前已经堆满了游客。很庆幸我和will在大波游客还未到来之前抖开密歇根大学旗帜来了一张合照。哈哈Michigan is everywhere。That‘s our Michigan Pride.虽然得到了不少注视但是随它去吧。Michigan Pride 克鲁亚城堡,斯坎德培博物馆前最有意思的是我们跟着will到处乱走时穿过了一个城墙上的小门洞(其实是个小隧道),那里是克鲁亚城堡之前的古城墙,那个隧道里尽头的天花板也有一个小洞,据推测,那个是用来给进攻的敌人泼热油或是扔火把的洞= =因为当敌人进入洞时其实是无法进退自如的,如果这时给敌人当头一击显然是极为有效的攻城法。总之我是很喜欢那个古城墙头的风景啦,不仅有许多野草野花而且风景独家啊!根本没人抢占镜头!逛完城堡之后就顺便去了一下旁边的集市(bazaar),说是集市其实就是旅游纪念品一条街啦,可以向各位保证大于百分之五十的东西都是产自中国的,至少首饰是这样,因为早就已经看到首饰包装上的中文字了(笑)。但是还是有不少有意思的东西,比如说我在一个店门口先是看到了恩维尔霍查的reflection of China,于是拿起来顺便翻了翻,然后店主指了指店里橱窗一个巨大的毛爷爷画报说我们有这个。于是我进了店拿起来翻了翻,好家伙!一大堆文\/革\/时\/期的照片扑面而来!简直是活生生的历史材料!翻到尾页才发现是1969年的人民画报意大利文版!得!果断收藏之。店主知道我是中国人后,对我讲了许多话,多亏Erjon的翻译,才大概明白他对我说:在我(笔者)的爷爷那一辈,很多中国人来阿尔巴尼亚搞援建,当时他(店主)工作的工厂也是中国人建设的。这是我们真心应该向你们感谢的事情。不管现在我们喜欢中国人与否,这都是一个无法抹去的真相。同样的,我也用手势向他表示了谢意。在阿尔巴尼亚已经抱美帝大腿这么多年之后(他们街上有布什的雕像跟以布什名字命名的街道,因为布什力挺科索沃从塞尔维亚独立,而科索沃基本上都是阿尔巴尼亚人),还有人会念起这段历史是件非常欣慰的事情。杜拉斯Durres离克鲁亚Kruja并不远,大概也就三十分钟的样子。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杜拉斯的考古博物馆(archaeological museum),因为杜拉斯作为巴尔干半岛上的重要港口在历史上可是希腊,罗马,拜占庭乃至土耳其,意大利文化的聚集地,城市的历史真心很长,从公元前六七世纪就开始了,总之,这是一个千年古城,在许多文献里被称作Dyrrachium(拉丁语)。现在则是非常欧式(偏意大利式)的小镇(毕竟意大利从三十年代开始占领阿尔巴尼亚)。某个时期的杜拉斯貌似还曾有海上花园的美誉,但是现在我有点记不清了。杜拉斯Durres 千年古城,Venetian Castle由于博物馆还没开门,我们买了两个肉馅的byrek之后就朝着海边进发了。亚德里亚海真心美,下午两点正是太阳暴晒的时刻,可是长长的海风一阵又一阵拂过脸颊,给酷热的天气带来一丝舒爽。又安静又广阔,没有什么波涛的海面,此时此刻只属于在海滨道上散步的我们,只是好不惬意!而且,想要拥有这片无敌海景并不需要成为百万富翁,大概18,000美金,就能拿下杜拉斯一个海边的公寓。真的是太划算了。若只是平面欣赏海景未免太单调了些,为了给我们更为壮观的感受Erjon带我们去了杜拉斯一个高层大厦的楼顶喝咖啡(对没错又是喝咖啡)。天哪!湛碧色的海水占满了我的整个视野!不是深蓝或是浅蓝,而是纯正的碧蓝,在苍穹之下渐变出令人心醉的种种颜色。远处的山峦下一大团一大团棉花般的白云铺满了半个天空,而近处的港口集装箱,塔吊和轮船又是那么有条不紊,沉默地运转着,这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相得益彰,自称一体。这可是我从未期待过的,安详宁静的亚德里亚海的港口。自然,这个前所未有的超豪华视角抹杀了我一大片菲林。(没错现在我的手机锁屏已经换成了这个景,可见其美丽程度)杜拉斯Durres港口,宁静的亚德里亚海在咖啡馆一坐自然又是一个钟,因为那天是英国选举日,所以两位大男生用两个矿泉水瓶跟三个咖啡杯对我讲解了欧洲议会民主制(parliamentary democratic)跟美国选举制度(constitutional republic and first past post electoral system)的不同。一个是直接投不同党派,最后党派之间代表互相妥协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至于美国则是两个主要党派之间分别生产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然后民众从两个不同方案之中选出一个作为最后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就是欧洲那边普遍对某一个党派的忠诚度很高,而美国这边则可以随意切换。(有错请指正我只是简单描写了一下)(对没错上次就是他们俩在吃午饭的时候就美国工会及最低薪水问题讨论到饭桌要烧起来)之后穿过杜拉斯的古城墙(大概最早也能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了),我们去了(罗马式)圆形露天剧场amphitheater,这个是公元一世纪时罗马人建立的,要是简略形容的话就是罗马竞技场的缩小版吧,不过,这里可是当时欧洲第二大的竞技场呢。原型能够容纳一千五到两千人左右,当然现在考古只发掘了一半,剩下一半还在草堆里,所以最终能看到的只是剧场的中上层。我之前是去过罗马竞技场的,却不记得里面的门洞都是通道可以随意走动,像剧场的楼道一样。杜拉斯的整个剧场建得十分结实,走道,台阶,窗户,小教堂,圣母玛利亚的壁画,圈养动物(想想斗牛表演里面的牛)的地方,都一应俱全,看一看还是蛮开眼界的。杜拉斯Durres 圆形露天剧场amphitheater之后还有路过以前的环形集市,现在只剩下几根希腊式门柱了,不过隐约能看出来环形集市的样子。will一直在说如果半复原的话再加上人们进驻去卖中世纪商品的话,一定能大赚一笔,当然前提是,要有钱修复。可惜的是,阿尔巴尼亚还是穷了一点,那个眼前是古董柱子背后就是七十年代居民楼的强烈反差,还是给人一种没有好好维护古迹的感觉。至于另外一个罗马式的公共澡堂,若非旅游牌上的照片复原图,就更难辨认出它的样子了。当然,要给这里的考古学家点一万个赞。杜拉斯的街道有许多意外的亮点,非常意大利。某个小街的两侧墙壁都是画,一打听才知道是附近的绘画学院的学生的作品,一直延伸至小巷尽头。关于杜拉斯,关于港口,关于孩子和爱情,花草和音乐,那样鲜明的笔触缤纷地像调色盘里的颜料一般绘满了整个墙面。至于半拱形的淡黄色东正教教堂,纯白的清真寺,在五点的太阳下微微泛黄的广场,那样柔和的颜色,让人不由自主地放下脚步来。我记得那个时候我掏出相机,对着三个人在阳光下投在台阶上拉长的影子拍照,这可是好时光的最佳见证了。五点的时候我们终于进入了博物馆,说实话,博物馆修得很好,按照我的形容是十分之一个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古希腊罗马区域。当然,看到真正在教科书里出现的希腊黑陶瓷瓶还是很激动的!一想到这些瓶子全部都几千年之久,再想想几百年前的人们展望未来的感觉,可能真的很难想到有一天这些瓶子会被人们从海里打捞出来,展在灯光下给人参观的样子吧。只要回顾历史,想想自己正展在在千年前便繁荣的港口城市杜拉斯,便有种时空交错的不真实感。有点慢的现代化进程,和随处可及的古迹,这大概也是其魅力所在吧。TBD
  • apoipoi7251740691119

    43,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是为全军培养中级防化指挥军官,中、高级防化专业技术军官和全国人防防化干部的综合性军事院校。位于北京市昌平阳坊。
  • apoipoi7251740691262

    西点军校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美国第一所军事学校,距离纽约市区约80公里。曾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和法国圣西尔军校并成世界四大军校。西点曾是美国独立战争中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位于哈德逊河S弯中,过往船只途经此地必须减速,西点正好可以居高临下。美国独立后,华盛顿想在此建立一所全国军校,他的国务卿杰弗逊说宪法内没有给总统创立军校的权力,结果他自己担任美国第三任总统时,建立了西点陆军军官学校,并于1802年7月4日正是开学。但是,被尊称为“西点军校之父”的却是自1817年至1833年期间任校长的西尔维纳斯·萨耶尔上校(Colonel Thayer)。话说这西点军校让我一路好找,刚开始跟着GPS都很正常,可是碰到警察封路,让我改走其他路,可这GPS就只认这一条路,结果在跑山上去绕了两圈都找不到,火大了,在山脚下的一个小镇上决定放弃了,结果去路边的餐厅一问,西点军校就在前方,步行即可到达,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开车进去,离西点军校不远处有个麦当劳,买杯咖啡就可以免费停车了,然后步行前往,在门口给警察看了护照就可进入,沿着河道往上走,绕着操场外转了一圈,依山傍水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有不是任何地方都能进入,不然参观的地方会有标识。
  • apoipoi7251740691269

    44,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州防空兵学院,是全军陆军唯一的防空兵指挥学院,隶属总参谋部。 担负着为陆、海军防空部队培养初级指挥军官,为地方培养高素质的机电、英语、计算机专业人才以及为外军培养军事留学生的任务。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建设东路24号。
  • apoipoi7251740691277

    世界上有20万册的书籍描述过拿破仑。有人认为拿破仑是军事天才,以卓越才能拯救法国于混乱之中。有人认为拿破仑是政治家,使启蒙思想深入全欧洲。有人认为拿破仑是个暴君,为实现自己的野心,蹂躏欧洲,葬送了百万法国人的生命。在英国击败过拿破仑的纳尔逊勋爵和威灵顿公爵被视为民族英雄,在拿破仑手中抢过来的罗塞塔石碑成为大英帝国博物馆的骄傲。但在击败拿破仑的滑铁卢,所有的纪念品都是关于这个战败的人。甚至,包括英国人,很多人都不关心谁击败了拿破仑,而除了英国人,好多人都为拿破仑的失败深深的惋惜。10岁的时候,拿破仑就开始在军事学校学习。16岁当上了炮兵少尉。24岁成为陆军准将。30岁通过雾月政变执掌了整个法兰西。35岁拿破仑在四面透风的巴黎圣母院加冕为皇帝,打造了法兰西第一帝国。43岁拿破仑兵败莫斯科,造成法军40万伤亡,10万被俘。拿破仑脱离大部队步行13日逃回了法国。44岁拿破仑兵败莱比锡,这一战,也被战胜国德国引以为傲。46岁拿破仑从被流放的厄尔巴逃回巴黎,集结军队卷土重来,最终兵败欧洲联军于比利时滑铁卢。拿破仑此役过后再度被流放在圣赫勒拿,再也没有回来。拿破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他把闲暇时间都用来读书,文学、历史、政治学、军事、科学……目前留下的读书笔记有368页。回望荣军院。我觉得,荣军院历史地位的伟大并不在于伟大的拿破仑长眠于此,也不是那些法国军事史的陈列。我觉得,荣军院设立的初衷才是它在历史上不朽的原因。
  • apoipoi7251740691286

    45,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为全军培养军医人才,隶属总后勤部。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800号。
  • apoipoi7251740691294

    以上,都是干货,但是看着枯燥,一定需要鲜活的生活来滋养它,于是《旅行中的遇见》下面,就具体写写每天的心情,发发每天的图片,和旅行中的遇见。 第一天, 初见曼谷(1)途中 头一天晚上住在首都机场附近的7天酒店,酒店有免费的接送机服务,方便乘坐早班机。关于转机:到达香港后,有专人和指示牌告知转机去哪过通道,在哪里继续等候,只要一直沿着“转机”(transfer)的指示走就可以了。很多去台湾和香港,巴厘岛的旅客也是乘坐这趟飞机来的,非常巧合的是我还遇见了我的大学同学,他们是要在香港转机去台湾的。来到了去曼谷的候机区域,周围的人变了,乡音变少了,国际人士越来越多,香港人,貌似印度人,等等都出现了。(2)初见曼谷之顺利到了曼谷,领了行李之后,按照攻略,甩掉羞涩,张开口问素万那普机场到廊曼之间shuttle bus在哪里乘坐。在素万那普机场2楼8号门(更正),门口有服务台,写着AOT,就是机场巴士的柜台。门外有工作人员查看机票,我们是第二天的飞机,工作人员给盖了一个非常可爱的章,我们就出发了。机场之间的shuttle bus,基本是每半小时一趟,早5点-晚10点运行。这一回合,大大增强了我们在国外交流的自信,只要敢于表达,在正规场所,泰国人都是很友好,有工作精神的!从机场出来,拿着酒店行程单,鼓起勇气,打了taxi,给司机看酒店地址,说by meter ,司机说ok,就上车了。(3)初见曼谷之友善于是,迎来了我们入住的第一家酒店,宝石园公寓酒店(เจมส์พาร์ค )。酒店有好几层。房间设置很普通,作为转机够了,一楼有温馨的旅游信息栏,有饮水机,有免费的咖啡等饮品。酒店妹妹超级好,给我们看地图,画出附近的711,易初莲花,吃饭的几个地方。当我们说,要去恰度恰周末夜市的时候,她在纸片上,给我们写了地址,超级贴心。后来,老公一定要和酒店妹妹合影,他说,美女实在太好了,初见曼谷的第一天,顺利,美好。我们在酒店,预定了第二天的送机服务,每人50泰铢。到了第二天早上,发现很多人搭早班机出发呢。司机还帮忙搬行李。而且去机场,酒店的车可以超近道,走了一个貌似军事学校啥啥的地方,还有军人站岗。下图是酒店的机场专车不得不抱怨的是,曼谷的交通实在太堵了,有些路段在施工,貌似是意大利和泰国的地铁项目吧,很慢。但是,让老公称道的是,泰国的司机真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哈哈,不知道准确不。)他们特别有礼貌,马路上虽然堵,却没有人按喇叭,也没有人加塞,就停在那里,等着。等开动的时候,就迅速的开。老公觉得,要像他们学习,做文明有礼的中国好司机呢!还有,泰国司机还特别礼让,当有行人过马路的时候,一定是行人先过,当行人犹豫的时候,还会摆手让行人先过。这在国内,简直是不容易看到。初见曼谷,感受司机的文明。(4)初见曼谷之纷繁到了恰度恰周末夜市,就是夜市的感觉。热闹或者说嘈杂。各种美食,衣服,绿植,鞋,目不暇接。我们有选择的小逛了一下。这一段用照片说话吧。很甜,很好喝!我们选的混合水果。 老公的最爱,大肉肉!有点甜口,吃多了腻! 没尝。 马杀鸡 看!我超级喜欢!种绿植的篮子!放在房间点缀,是不是很美好! 带不走的玻璃品(5)遇见更好的自己在酒店妹妹推荐的看图片选食物的街边小店,解决了晚饭。不和口味。就不推荐了。也许我们敢于多开口讲话,去那些内向一点的餐馆吃饭,会更好。旅行的魅力就在于感受,有益的尝试,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