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四海旅游网 > 旅游评价 > 马哈根达杨僧陿Mahar Gandar Yone Monastery景点评价

马哈根达杨僧陿Mahar Gandar Yone Monastery好不好玩,值得去吗

马哈根达杨僧陿Mahar Gandar Yone Monastery旅游评价882

暂时关闭注册

0/140

  • shifada1733585680

    啊哈哈,被朋友带去看千人吃饭真的惊呆了。大家真的是长枪短炮去拍人家僧人从排队打饭到入座就餐。真的不知道这个有什么看到。有些僧人面露嫌恶之色觉得也是可以理解。谁喜欢自己吃饭的时候被围观。
    然后要赤脚走进去,地上还有米饭会粘住……完全不推荐……
    不是说寺庙或者僧人本身不好,是去围观拍摄僧人吃饭觉得是件很唐突的事情。
  • 和裕20121733585765

    千人僧。开饭的时候很壮观,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看不到尽头的僧人的队伍。西方游客很多。长枪短炮都对准了僧人的脸狂拍,感觉很不礼貌。僧人们无动于衷毫无表情。常看到阿姨带着一大兜零食挨个往僧人们手上塞。
  • 3130452391733585848

    落地后第一处就到了这里,可以观看千人僧饭,其实就是看到无数僧人步行 哈哈,,可不是看人家吃吃喝喝
  • 懿熊1733585932

    卖点在于许多的学员集中吃饭,但咱们这么蜂拥而去围观人家吃饭,是不是有点那个了?
  • crihpu1733586017

    这里男人细心的给佛像贴金,女人则不能进入内室,在外面叩头遥拜十分虔诚。随后我们去参观马哈穆尼僧人吃饭的情境,相当壮观。大大小小的僧人有秩序的排队进入大食堂,真是所谓的“食不言,寝不语”。这里的小和尚非常可爱,也异常的安静,和天朝的孩子们嘻嘻哈哈完全天壤之别,似乎在幼小的心灵已经种下了佛根。
  • ugxvbjpw06171733586103

    第二天,我包了一辆出租车,去“实皆”和“因瓦”两个古都,同时去了大名鼎鼎的“乌本桥”(U-Bein Bridge),以及它附近的马哈根达杨僧院(Mahargandaryone Monastery)。在出发离开市中心前,我还游览了著名的马哈牟尼塔寺(Mahamuni Pagoda)。
  • 梅贺冰1733586187

    人太多,而且已经成为景点,不太推荐,有时间可以来看看就可以,没时间可以忽略
  • zxccxwolis1733586256

    很特别的一次体验,但我们这种把人家的进食当做一种娱乐是不是真的好呢,人太多了,多的比我大魔都的地铁人都拥挤,而每一个僧侣的脸都异常麻木
  • dhdkjrgx1733586264

    去晚了一点,没看到千人排队进食的场面
  • 卉名1733586351

    僧院最著名的是每天早晨十点半进行的“千人僧饭”。还不到十点,就有很多游客来到这里,其实是看僧人排队走路,不是看人家吃饭的。时间一到,上千僧侣整齐的排成两排,托钵赤脚,目光保持在在前方三英尺,不可左顾右盼,手臂静静包裹在袈裟内,静默有序的缓缓向前移动。反倒是游客的长枪短炮很煞风景,打扰了僧人的修行了吧。
  • weiguolli1733586437

    Day②马哈木尼佛塔 → 马哈根达杨僧院 → 实皆山 → 因瓦古城
  • 阿门大圣1733586521

    11.01 Mandalay: 凌晨5点到达,步行找到酒店。免费单车市场区乱逛。MahargandaryoneMonastery 马哈根达杨僧院,
  • fnzvnyruc1733586606

    离开马哈牟尼寺,司机就带着我们直接去了马哈根达杨僧院。马哈根达杨僧院 是缅甸最为重要的佛学院。在缅甸,每个男人一生必须出家修行一次,也可更多,时间长短从几周到几年,终身当和尚的也有很多。马哈根达杨僧院虽说修建时间并不长,只有50余年,但是长期在此修行的僧人达到千人以上。
  • 小胖儿41733586692

    D5 马哈根达杨僧院千人僧饭(Maha Ganayong Kyaung) —— Shwe kyet kya(遥望实皆江景) —— Ayarwaddy River View Hotel(伊洛瓦底江边下午茶休息) —— 乌本桥日落(U-bein Bridge)
  • hongshao021733586779

    千人僧饭其实感觉就两三百人在排队打饭,不过其气势还是有的。僧院感觉就好像我们的学院宿舍那样,不过僧人有儿童有少年有青年什么年龄段都有。他们天天都被那么多人看着吃饭又拍照好像都习惯了。
  • vlbyabqh1733586860

    马哈根达杨僧院,附近有住的地方吗?可不可以帮忙安排一个或者推荐一位。
  • 558868281733586944

    游客把东西都给了前面的和尚,后面的和尚没东西了,当然游客还可以给钱
    我还是站着一边静静看着,不去打扰他们
  • 罗光玮1733587028

    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了
  • 王博8812111733587113

  • shifada1733600853

    规模很大的佛学院,僧侣2000人,靠近乌本桥,看完日出我们就直接到马哈根达杨僧院,离千人僧饭的时间还早,先看到的是僧侣的日常。尤其小和尚很可爱,背着经书又嬉笑打闹,毕竟还是孩子,还有集体上课的时间。千人僧饭前,僧侣们会做一些准备工作,扫地、洗碗,志愿者在后厨帮忙。10点开始游客就集中起来,看僧侣们有序排队打饭打菜,居然还有冰激凌吃。
  • shifada1733600862

    有名的是千人僧饭,听说长枪短炮很是壮观,我们是十点后才出发的,所以到那了,只见到了千人吃饭,还有好些都吃完了。鞋子会放在寺庙对面,还有大批未退散完的游客,听说很多别的寺庙的也来这里打饭吃,所以才那么多僧侣。
  • shifada1733600871

    Mahargandaryone Monastery是缅甸重要的佛学院,托钵乞食的僧侣上午十点钟陆续出门接受信徒的布施,持续半个多小时,已成仪式。倒是某天早晨五点多出门去赶曼德勒—蒲甘的船,在曼德勒城里一条小街道,沿街看到三三两两的僧人,还有信徒家门口的电饭锅来得实在。
  • shifada1733600880

    这个就是千人僧饭的寺庙,每天都会在这里上演的,寺庙里面的僧人都会到了中午的时分等着开饭就会排起长队那个饭钵和带着不同款式的杯子,有留意的游客会发现每个僧人的被子都是不同的。僧人都很严肃的对待用膳的这件事。
  • shifada1733600889

    9点多返回马哈根达杨僧院,已经有一大批游客在这列队等待了,人数最多,设备最专业的还是中国人。虽然这里名气很大,但说实话,非常无感,对准僧人的时候就想起了我们一堆长枪短炮对着臧民一样,拍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 shifada1733600898

    大家奔着千人僧饭去的,几个大家族的家庭成员轮流到这里集中布施。
    布施是的时间是早上10点半,很多游客在10点一刻陆续到这里等候。在布施开始之前,僧院的僧侣就已经开始忙碌了,大家族的佣人也会帮忙打点,将食物分到每张餐桌上,快到布施的时间僧人会敲钟提醒,僧侣们会列队准备入席。进入用餐的食堂前,大善人及家族成员给僧侣分发食物,僧侣入席后会开始用餐,大概15分钟左右就吃完了,用餐过程中无人交谈,只是默默地吃,吃完后就离开了。
  • shifada1733600906

    #正法南传#动感单车:除开城区的几条主路有相对完整的路面,曼德勒的支路基本就和机耕道差不多——砂石参差、尘土飞扬、异常颠簸,单车漫游极消耗体力,全身肌肉都得配合道路的起伏回转,三天行程80余公里,这运动量,强身健体、保卫祖国。
  • shifada1733600914

    马哈根达扬僧院虽然距离乌本桥很近,
    但这两个地方却不能同时安排在一起。
    因为马哈根达扬僧院的千人僧饭固定在上午10:15,
    距离乌本桥的日落还有好久好久。

    10:15开始,我们提前近1小时到达,
    因为小雄说可以带我们先去看看僧院里的食堂——
    千人僧饭,这会是多大的食堂呀

    缅甸的民众已习惯了每日给予布施,
    缅甸的僧人也习惯了接受。
    食物随着一颗向佛之心被分发出去,
    千人化缘,万人供养。

    地上的这些一袋子一袋子的食物,据说都是缅甸民众布施的。
    我开始怀疑:民众们布施的应该都是钱财吧?
    然后僧人们自己采买?
    可好多人都说并非如此——不得而知!

    忘记在哪篇游记里看过,一对年轻的游客来看千人僧饭,
    因为迟到而错过,却赶上了这顿施主的“残羹剩肴”
    他俩也没客气,没看到僧人吃饭,自己在这里吃了个饱。

    马哈根达扬僧院是缅甸最为重要的佛学院。
    虽然僧院修建只有50余年,
    但这里的僧人有近2000之多。
    这么多的僧人,聚集在一起吃饭,
    因此每天10:15的“千人僧饭”仪式吸引着大批游客。

    到马哈根达扬僧院观看浩浩荡荡的“千人僧饭”场面,
    似乎是旅行手册中出现率很高的时髦活动。
    而这样的迎接仪式,是不是有些太浮夸了?

    成千的僧侣们赤脚托钵,他们在队伍中安静等待,目光不离三尺外,
    无论再多的游客拍照、喧哗干扰,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十分令人敬佩。
    或许是因为每天都这样周而复始的被围观,已经见怪不怪了!

    千人僧饭,或许以前是僧侣们排着队从寺院中出来化缘,
    化缘结束后再步行返回寺院用餐。
    可现在早已变了“味道”
    这个排队化缘,现在只是一种供游人拍照的形式而已了。

    特备要说一下缅甸人,缅甸男人,缅甸合适的脚。
    由于长期的赤脚走路,即便不是赤脚,也是常年“人字拖”,
    他们的脚已经不能用“大”来形容,
    形象一些,应该叫做“肥硕”。
    尤其是脚趾,长且宽,还具备很好的抓力。
    这样的脚,出了缅甸,估计很难买到合适的鞋子。

    红色僧袍过去之后,后面有好长一排白色僧袍的小和尚。
    小和尚的定力明显没有大和尚的定力强。
    他们的目光可不是三尺以内,
    毕竟童心未泯——这本是天性!

    小和尚后面还有大和尚……然后小和尚……大和尚……
    千人僧饭,果然名不虚传,和尚真多呀!

    开吃了——
    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
    人家吃饭,我们看着,还是兴致勃勃地看着!

    僧人们的一天开始于每天凌晨的4点,这是他们的第一餐。
    结束了第一餐之后便是晨课,诵经念佛,
    到了早晨10点的时候,他们将会进食第二餐,
    这也是他们一天中的最后一餐。
    小乘佛教有着过午不食这个习惯。
    在结束了这一餐后,剩下的一天中便不能再进食,但可以饮水。
    所以这一餐一定要吃饱吃好才行呀!

    吃过饭后,当僧院里,和尚和游客交织在一起的时候,
    此时没有了模特与摄影师身份的羁绊,
    这个场面其实比之前排队的场面更融洽一些。

    僧院里喝水的地方。
    起初我们还以为这是和尚们刷碗的所在,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饮水的区域。

    饭后,有好多和尚会到这里来喝水。
    估计下午和晚上会更多。
    毕竟这顿之后,就没了下顿,只能靠水来充饥了。

    缅甸的男人一生必须出家一次,
    出家次数不限,时间可长可短,
    有的终身当和尚,更多的则是几年、几个月甚至一两个星期。

    作为缅甸的男人,小雄在他孩提的时候,也曾出过家。
    开始的几天,也曾因为10点之后不再进食而饥饿难耐,
    也曾为此在晚上出去偷偷觅食。
    但时间久了,自己就会觉得这样对不起佛祖,
    所以最后还是改邪归正了
    看来,只要心中有佛,就会克服各种困难,一切皆有可能。
  • shifada1733600923

    又来晚了,我们骑着摩托车一路飞驰,错过了入口又回转过来,原来是这里,一点都不显眼么。

    哪怕是每天最热闹的时段,也并不显得喧闹,闻着人气就找到了游客聚集拍照的地方,尚有半队僧人还在缓行前进。放弃了拉长焦距对着他们平静的脸,看了会儿就跑去寺庙角落自己玩耍了。
  • 和裕20121733600940

    马哈刚大勇僧院早上10点15分开始吃饭,10点小僧侣就开始排队了,之后年长些的僧侣才会突然从四面八方突然出现在队伍的前面和后面,当地民众会在道路两侧给僧侣们装饭,游客也可以加入装饭的队列中感受下,也当是行了善事吧。
  • 和裕20121733600949

    看僧人派对吃饭确实很震撼,但是又不禁在想,那些僧人是否愿意每天都被打扰,游人的长枪短炮是否会影响他们

声明:本文收集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有效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