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0 18:39 游四海旅游网 2429条点评
朱可夫青铜雕像,位于莫斯科红场北端出口处外面,基座很高,朱可夫骑在马上,面对着他的俄罗斯祖国,面对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游人。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一批世界级名将,朱可夫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驻德苏军部队统编为苏驻德占领军集群,朱可夫出任总司令兼苏联军管局总指挥。1946年4月,朱可夫调离柏林,回莫斯科担任苏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53年3月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2月任苏联国防部部长。1958年3月朱可夫正式退休。1974年,这位战功卓著的元帅溘然长逝。
全天
没有
朱可夫青铜雕像ZHUKOV STATUE旅游评价937条
0/140
卉名1739412236
菲诺丹诗小店1739412590
=====================================================================
朱可夫1896年12月1日出生,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深受俄罗斯人民的拥戴和敬爱。逝世于1974年6月18日,享年78岁。
=====================================================================
1995年播出的《伟大的统帅朱可夫,Velikiy polkovodets Georgiy Zhukov》,影片根据《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改编。朱可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红军著名统帅,享有“战场救火车”“统帅中的统帅”之誉,曾四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被斯大林喻为“胜利象征”。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担任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副最高统帅,协助斯大林制定最高统帅部许多战略计划和一系列重大战役计划,并先后担任过预备队方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西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指挥一系列重大战役,为战胜德国法西斯作出了卓越贡献。1945年5月9日,朱可夫元帅代表苏联最高统帅部在柏林接受法西斯德国投降。
=====================================================================
纪录片《朱可夫为何被称为不败战神》讲述了:他曾拦下了德军魔鬼装甲师横扫一切的步伐,让其在莫斯科郊外铩羽而归,他曾让嚣张的日本军部改变了侵略的方向,从此再也不敢与其争锋。在苏德战争进行得最激烈的时候,他被斯大林从最高位贬到最低谷,但他几经沉浮,最终成为斯大林的“救火队队长”,在苏联已经快绝望的时候,他让将士们重新点燃了战斗的希望,欢呼“有他我们就要开始反攻”。他是朱可夫,从未打过败仗的大元帅,虽然他一生并未经历过太多的战争,但他却赢得了人们所能给予的最高称号,因为他所指挥的战争改变了世界。
=====================================================================
hezhilong031739412676
壹微米的阳光1739412894
kskpeegh1739412978
管肯家广1739413061
LLem0nTree1739413215
卉名1739435118
卉名1739435126
20世纪打了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一批世界级名将,朱可夫是出类拔萃的一位。漫漫百年,将帅如林,朱可夫的非凡军事指挥才能,
卉名1739435135
1995年5月8日,为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在红场的北面,国家历史博物馆前面立起了二战英雄“朱可夫元帅”的雕像,他是个超意识形态的军事天才。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1974),苏联军事家,苏联元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深受俄罗斯人民的拥戴和敬爱。1974年6月18日,朱可夫因病逝世,享年78岁。
苏联历史上仅有两人四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一个是从士兵到元帅的漫长军旅生涯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的朱可夫(授奖日期1939.8.29,1944.7.29,1945.6.1,1956.12.1),另一人是对勋章有执着狂的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几乎都是自己颁给自己的)。
而真正依靠战功三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有3人,第一位是苏联空军元帅“波克雷什金”,他也是第一个三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人;第二个是朱可夫元帅;第三位是苏联头号王牌空战英雄“伊凡•尼•阔日杜布”。
免职风波
二战结束后,朱可夫任驻德苏军集团军总司令和苏占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1946年4月10日回国,担任苏联陆军总司令。此时,他的光芒已盖过了斯大林,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这是斯大林所不能容忍的。6月,由于科涅夫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和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主持正义,坚决驳斥了关于朱可夫元帅有阴谋企图的说法,斯大林才没有决定逮捕朱可夫。雪上加霜的是调查又发现朱可夫家里有不少德国弄来的财物,对此朱可夫写信承认了错误。
1946年6月9日,根据罗织的罪名,斯大林签署命令,指责朱可夫:“不谦虚,过于傲慢,把战争期间取得所有重大战役胜利的决定作用归功于己”。指出“朱可夫元帅怀着仇恨,准备网罗一些失意者、被撤职的司令员,从事反对政府和最高统帅部的活动”。朱可夫担任的三个要职被撤销,从党中央委员会中被开除,受到降职处分,贬到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后又被调到乌拉尔军区任司令员。这是朱可夫面临的第二次严峻考验。
斯大林在去世之前,曾出人意料地将朱可夫召来,但没来得及对他讲些什么,就去世了。
1953年3月朱可夫出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2月任苏联国防部部长。
1957年6月11日,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会议,马林科夫等七人要求赫鲁晓夫辞去第一书记的职务。赫鲁晓夫不接受,要求召开党中央全体会议来决定他的去留。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命令国防部用军用飞机将中央委员火速接到莫斯科。6月19日,300多名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及检查委员召开全会,大多数委员表示支持赫鲁晓夫。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被解除职务。
朱可夫在大会上对马林科夫等人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说他们也要为30年代参与血腥清洗红军指挥人员承担罪责。被指责的人辩称:“当时谁都不得不在逮捕文件上签名表示同意,你朱可夫本人也很清楚,如果翻一翻当时的文件,大概也可以找到由你朱可夫签字的文件。”在主席台上的朱可夫突然转过身回答说:“没有,你找不到,你去翻吧!由我签字的这类文件您是绝对找不到的!”
赫鲁晓夫自己刚度过政治危机,就开始对德高望重的朱可夫放心不下了。1957年10月26日,朱可夫突然被免去苏联国防部部长职务,还被取消了党中央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委员的资格。
朱可夫身处困境,他回到离莫斯科不远的家乡,服了些安眠药,酣睡几个小时,醒来后吃点东西,再服安眠药,再睡过去……这样一直持续了15天。他在睡梦中回忆了过去的一切,一切得失荣辱都抛诸脑后,然后便钓鱼去了。接着,他向党中央提出去疗养,从此便退出了政治舞台。
预感到未来不妙的赫鲁晓夫在下台前夕,后悔地给朱可夫打电话说:“你被诬告了,我们应当见一个面。”他的助手准备着安排两人见面,他们要谈的是恢复关系和给朱可夫安排复职的问题。赫鲁晓夫想以朱可夫元帅在苏联军中的崇高威望来提高自己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但历史最后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1958年3月,朱可夫正式退休。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解除职务,勃列日涅夫上台。朱可夫的处境已有改善,但对他的窃听却仍然继续下去,一直延续到9年多以后他去世的那一刻。克格勃始终监视着他,就连他和妻子在卧室里的谈话都被作了记录,汇报给最高负责人。
1973年底,朱可夫深爱的妻子加林娜因乳腺癌病逝,这对朱可夫的打击巨大,而那时朱可夫已经老得连去墓地的力气都没有了。爱妻死后不到8个月,朱可夫的病情更加恶化。先是心肌梗复发,随后是心脏停跳出现医学上的临床死亡。他的心肌被注入特殊药剂后,心脏恢复跳动,但脑供血却没有恢复。戴着人工呼吸器,朱可夫毫无知觉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5天。
1974年6月18日,一代名将朱可夫元帅在莫斯科与世长辞,享年78岁,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